团委
站内搜索: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机构设置  团学动态  社会实践  学生组织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原创好文>>正文
学习天天见 | 习近平: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2018-03-30 17:02 编辑 / 肖德乐  团中央学校部 审核人:杨汉鹏

2018-03-29团中央学校部滇院青年

导读

领土是国家的物质基础,完整不可分割,神圣不可侵犯。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信念,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这是信心和决心的宣示,也是实力和能力的宣示!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一、领土完整不可侵犯

国家领土是地球上隶属于一国主权支配下的特定部分,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领陆,即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陆地和岛屿;隶属于国家主权的全部水域即领水,含内水和领海;领陆和领水的空气空间即领空;以及领陆和领水下面的全部底土。

作为一项领土原则,领土完整是一项较为古老的原则,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王国宪法。在19世纪前期,这一原则主要表达了领土的不可分割性和统一性。例如1818年德意志《巴登宪法》第3条规定: “巴登王国之各部土地,皆系不可出售、让与或分割”。20世纪后,领土完整的原则逐渐被众多国家接纳,许多国家将领土完整原则写入了宪法,成为最为有力的政治主张之一。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宣告: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领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固有性和专属性,即在一片领土上不可能设立两个及其以上的权力和权利主体,它属于一个国家独享的权利和权力。领土的排他性原则,意味着国家在自己的领土内可以充分独立而无阻碍地行使其权力,排除一切外来的竞争和干涉。《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习近平指出:“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些都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二、完全统一不可阻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历史上,统一带来强盛、分裂造成苦痛的经历,使追求统一的美好愿望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地奔流于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国家统一更重要,没有任何行为比分裂祖国更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受分裂主义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分裂势力所主张的分裂领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目前,“疆独”“藏独”“台独”“港独”等分裂势力,对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已构成严峻挑战。反对分裂主义, 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不能有丝毫让步。习近平指出:“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华儿女对近代以来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定意志,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正义不可抗,民意不可违,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独”分裂势力,损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煽动两岸敌意和对立,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如果“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严阵以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彻底粉碎一切图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习近平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民族大义和历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和伎俩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会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历史的惩罚!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

#新时代青年说#

奋斗的意义

湖南商学院 张高阳

习近平主席在3月20日的讲话深刻阐明了幸福和奋斗的关系,强调了奋斗的重要意义,也预示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奋斗”将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旋律、主基调。

“奋斗”这个词,蕴含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锐意进取的决心、坚定改革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什么要奋斗?对于国家而言,要强大就必须不懈奋斗。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避免重演遭西方列强欺压蹂躏的历史悲剧,树立起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成为现实;对于个人而言,要幸福就必须不懈奋斗。只有通过奋斗,才能突破一切障碍,提高自身的价值,实现人生的蝶变,站上更高的平台,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幸福的人生。

奋斗者,始终挺立于历史潮头,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努力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新时代是劈波斩浪、扬帆远航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成千上万的奋斗者将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向、奋发有为,共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

#学习笔记分享方法#

内容:有关《学习天天见》推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内容,结合社会热点、个人实际的学习和思考。

字数:300-1000字

照片:一张(作者或活动照片)

格式:word,以“单位、学校/作者姓名/投稿”命名

邮箱:tzyxxbttj@163.com

团团能想到世间最美的相遇,就是在《学习天天见》遇见你的文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团团分享~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共青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委员会    联系电话:0883-8882940     联系地址:临沧市学府路2号    邮编 677000    

技术支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信息中心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