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站内搜索: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机构设置  团学动态  社会实践  学生组织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原创好文>>正文
学习天天见|耿飚这句话,对习近平“不忘初心”影响有多大?
2017-11-21 10:45   团中央学校部 审核人:杨汉鹏
△罗开富向记者讲述重走长征路的往事△罗开富向记者讲述重走长征路的往事

984年,罗开富以红军为榜样,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成为继红军之后第一个走完长征全程的记者,并沿途写下大量采访报道。11月6日,罗开富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年近八旬的他谈起当年重走长征路的经历依然精神抖擞。

今年元旦,罗开富在《经济日报》发表了《老百姓的事,能不急吗》一文,重忆了一段在乌江渡口旁的往事,其中,耿飚同志的一句话,现在读起来依然打动人心。

习近平从清华大学学成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当时的国防部长、政治局委员耿飚的秘书。他对耿飚这位工作导师的恩情念念不忘,据耿飚女儿回忆,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前,专门看望了耿飚的妻子赵兰香,如今,每逢新年,他都会送贺卡给赵兰香老人,并写上“身体健康”等祝福语。

习近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那3年秘书工作对他有很大作用。那时候积累的经验和知识非常重要,对他后来在中央政治局分管港澳台工作帮助很大,之所以能在接手这项工作后不觉得陌生,就是因为当年跟随耿老做秘书时看了很多资料并随其接见很多港澳台人物。感恩之情,自然流露。

30多年前,耿飚到底说了啥

带着记者的疑问,罗开富的记忆也回到了30多年前。▽▽▽

乌江以当年红军长征在此抢渡成功而闻名于世。1935年1月,中央军委纵队和中央首长踏着工兵连架好的浮桥从江界河渡口胜利渡江。随后,部队行军220多里进了遵义。

江界河渡口是沟通湖南、广西、四川的重要通道,上世纪80年代虽设了轮渡,但由于其他设施不足,实行“四不开”:涨水不开,枯水不开,夜晚不开,船坏了不开。

1985年元旦,罗开富的“重走长征路”之行来到了乌江南岸水落坝村,十多个老百姓找到他“向记者提意见”。方言交流不方便,老百姓就在本子上写道:“50年前,毛主席过赤水有浮桥;50年后,什么桥也没有了。老百姓年年过赤水,年年淹死人,请求人民政府给我们建一座桥。”

次日凌晨2点多,罗开富就此发布一篇报道——《乌江千古流,人犹记,红军破敌处;轮渡四不开,需架桥,群众翘首待》。

走完长征路后,罗开富回到北京,见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耿飚。耿飚特别问询到报道中有关老百姓渡江没有桥的事情。罗开富当时回答说:“前些天我见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他们说已同贵州、四川两省在研究了。”

这时,耿飚深深地吸了口气说:“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流血牺牲,也不能忘了对革命事业做过贡献的人民群众啊。”

3年后的1988年12月31日下午,在北京饭店迎接新年的一个会议上,耿飚见到了罗开富,急着向他招手让他过去。

当罗开富走到耿飚面前时,身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问什么事这么急?耿飚说:“老百姓的事,能不急吗,告诉你们,有人告诉我,赤水河、乌江江界河渡口的桥都快建好了……”

△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是习近平等在浙江嘉兴南湖边瞻仰红船。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0多年后,10月31日,习近平来到了长江三角洲,来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来到了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习近平说,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学习笔记分享#

今天,我们和安徽理工大学院团委书记崔伟老师的文字相遇,一起分享他的学习心得。

坚定跟党走,迎全新五年

安徽理工大学院团委书记 崔伟

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1921年7月1日,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日子。这一天,在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了96年,昔日的“小船”早已成长为“巨型航母”。在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毫无疑问将会载入史册。

习主席的一句“我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让无数群众心中一暖,人民为主席点赞。民生问题向来都是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大事。历史告诉我们,保障民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过去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创新和进步发展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

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定会节节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作为一名高校团学干部,我更应该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带领青年学生迎着党旗一心一意跟党走,共筑美丽中国梦。

(仅代表作者观点)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共青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委员会    联系电话:0883-8882940     联系地址:临沧市学府路2号    邮编 677000    

技术支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信息中心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