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站内搜索: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机构设置  团学动态  社会实践  学生组织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原创好文>>正文
学习天天见|中国为什么自信?听听习总书记动情演唱《歌唱祖国》
2017-10-25 11:18 徐仕友  团中央学校部 审核人:沐尊凤

1导读

中国为什么能够自信?当然是源于自身实力的不断提高和自身优势的不断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就是当代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四种实力、四种优势。团团梳理有关此方面的部分论述,供您学习参考。

 

为什么中国最有理由自信


 

坚持道路自信  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


 

坚持理论自信  走向伟大复兴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


 

           

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2013年6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制度自信  共寻中国方案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文化自信  积淀精神追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澳门大学考察时强调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


 

辉煌中国  世界瞩目


 

中国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一!

中国高铁的速度和总里程,世界第一!

中国钢铁年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和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量子通讯,世界第一!

中国的天眼,世界第一!

中国可燃冰开采,世界第一!

中国外汇储备,连续N年世界第一……

 

 

只要有中国护照,或者只要会唱中国国歌,不管你在哪个国家,不管遇到什么危险,祖国的救援,总能第一时间赶到!


 

2015年3月,根据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任务。

 

                             

2017年10月,在加勒比飓风中受灾的中国同胞安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些,英美都比不了!

是,中国还不够完美,但,新中国成立至今,才只有68年!而英美等国,已经提前出发数百年!

这些都充分证明:中国最有理由自信!


 

#学习笔记分享#

今天,我们和新乡医学院杨彪同学的文字相遇,一起分享他的学习心得。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当代青年的寄语。我深刻地感觉到这何曾不是生而为人的信条?功业的勃发,离不开“志”的引领与“勤”的厚积,唯有深刻把握“志”与“勤”的辩证关系,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开启更加广阔的“山林”,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更加非凡的“附加值”!一个人的命运,只有与国家的、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方显意义;一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的、民族的理想协同起来方见伟大。青年者,作为未来国家与民族的生力军,理所应当投身于历史洪流之中,在经历中成长,在磨砺中蜕变。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何等伟大的国家!

我无数次思考当代青年的责任,怎样做好一名新时代形势下的优秀青年?这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并极具实践价值的问题。纵观人类历史,但凡能和国家、民族结成认知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人,不畏大浪淘沙,始终活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何曾不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能够从浩瀚历史中提炼出一些伟大的规律,能够主动与当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并能身体力行坚决贯彻之,这也是当代优秀青年彰显人生价值的一个绝好契机。

我想说,此生许国未颓唐。我们都应该秉持一种纯粹的心,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心。历史经验与领袖精神告诉我们,我们的用心应当是投身历史的不悔担当,应当是睥睨全球的开阔视野,应当是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应当是社会正能量的理性传达……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有两条主线,一是自我的生命,一是国家的、民族的生命。我们应该把这两条主线织成经纬之势,纵横交错,有机融合,一以贯之。作为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应该在“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之下,坚信青春的旗帜当是中国红。此生许国,未敢颓唐!

(仅代表作者观点)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共青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委员会    联系电话:0883-8882940     联系地址:临沧市学府路2号    邮编 677000    

技术支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信息中心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