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广大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关注全国两会,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滇院青年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聚焦两会“新词”“热词”,结合各自岗位、专业、身份和实际开展学习和讨论,并在全校掀起学习热潮。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锚定“四三两高”战略发展目标,汇聚信心力量,奋力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滇院智慧和力量。
校团委组织部部长 杨松
全国两会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锚定了前进的方向。作为高校基层团干部的一员,我深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化思政引领,持续推进“青马工程”品牌建设,夯实理论根基,推进五大育人工程,担当共青团立德树人使命,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浇筑育人根基,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引导青年学生深化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使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 李建丽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取得的非凡成就,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高校团干部,深感责任重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全力以赴把两会精神巧妙融入课堂和学生工作中。发挥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发挥校园文化的塑造作用,上好“文化浸润的思政课”。不断引导学生们密切关注国家发展的动态,让他们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强大,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边疆发展学院团总支书记 杞丹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边疆发展学院团总支书记,我深感边疆国门高校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中责任重大。团学工作将紧密围绕两会精神,以三个“聚焦”助力国门高校建设:聚焦思想引领,通过主题团日、团课等活动,筑牢边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根基;聚焦就业创业,落实精准帮扶指导,引导毕业生到边疆基层就业,鼓励投身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聚焦人才培养,提升培养质量,为边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锚定学校“四三两高”战略发展目标,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全面深化改革,为边疆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与控制学院团总支书记 杨宇凡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 等部署,为青年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一名高校专职团干部,我将立足岗位职责,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实效。以 “新质生产力与青春使命” 主题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培育 “强国有我” 的责任担当。二是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实效,推动同学们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引导同学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动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第十四期“青马工程”精英班学员 唐宗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后,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两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这为高校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我们需将专业知识与国家战略结合,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探索实践,以“青春之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为校团委学生副书记,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传递同学心声与学校政策,积极响应学校安排,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科交叉与产学研结合,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机会。同时,加强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团结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中彰显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校学生会主席、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者、第十四期“青马工程”“精英班”学员 张开芳
两会的召开,为国家发展锚定了方向,身为学生干部,学习两会精神让我收获颇丰。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为我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青年发展政策的持续推进,也让我感受到国家对我们的重视与期待。这激励我在学习中更加勤奋刻苦,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为未来投身社会储备能量。在学生会工作中,我将贯彻“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组织开展更多服务同学成长成才的活动,带领同学们共同进步,凝聚青春力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